网站logo

师资团队

潘雄锋,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副主编、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论坛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创新经济与管理,能源经济与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近年来累计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被引论文9篇。出版著作2部、教材1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40余项课题。入选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团队发布)。

孙琼,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评估中心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士学位论文盲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发展、高铁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旅游信息化、大数据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1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3项,委办局级课题近30项;作为主要执笔人制定省级地方标准6项并已颁布实施。科研成果曾获行业优秀科研成果奖、入库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获评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谷传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美国孟菲斯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委、中国心理学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等。研究领域涉及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网络心理与行为、校园安全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各项课题10余项,出版《儿童心理学》、《人格研究方法》、《社会创造心理学》等著作20余部。获得湖北省心理科学年度优秀成果著作教材类二等奖、第二届朱智贤心理学奖等多项荣誉。

赵刚,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翻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国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辞书研究》、《外语研究》、《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刊物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和词典学,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7部,译著及译文20余部,主持国家、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

周国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理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广东省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委会委员、美国Psychonomic Society的Fellow,美国Vision Science Society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学报》编委,Frontiers in Psychology (cognition section) 副主编。研究方向为经济决策、择偶复制、刻板印象、群际认同、美学判断、法学实践、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8项、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实践类教改项目等教学项目5项,其他项目多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庄玮,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英文系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记忆、德语现当代文学、克莱斯特和跨文化研究。在Jahrbuch für internationale Germanistik、Zeitschrift für Semiotik、Hagar、H-Soz-Kult、Literaturstrasse、《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化研究》、《外国语文》、《外国语文研究》、《德语人文研究》等A&HCI、国内外语类核心刊物或其他各类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德语/英语/中文论文近三十篇。已出版德语和中文专著共计3部。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和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

魏崇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多本C刊匿名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思潮、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研究。截止目前,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发表论文40余篇,北大核心期刊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全文转载论文3篇,《中国政治》全文转载2篇,《政治学》全文转载1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文转载1篇,《经济学文摘卡》转载1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出版专著3部,合著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1篇,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在《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发表论文1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专项1项。主持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项。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各1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各1项,参与在研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李石,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意大利罗马LUISS大学政治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院、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法学与政治哲学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西方自由主义史、当代政治哲学研究。已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在《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评论十余份,出版专著5部、译著7部。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曾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奖、北京市民主同盟优秀盟员等多项荣誉。

陈云,广岛大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政治学会理事、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比较现代化研究、转型正义研究等,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

陈靓,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CSSCI集刊)副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及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问学者。研究领域:美国本土裔文学、北欧文学、区域国别研究。在Aktualitet: Litteratur, Kultur og Medier、Nordlit、Expliator、《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核心及一般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一般、青年项目各1项,主持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1项。

沈校亮,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执行主编、《Internet Research》高级编辑、《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副主编、兼任ICEBE、KMIS、ICSeB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委员,兼任亚太信息系统年会(PACIS)、美洲信息系统年会(AMCIS)、夏威夷系统科学年会(HICSS)、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WHICEB)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兼任ICIS、PACIS、ECIS等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副主编,兼任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教育部青年长江等项目评议专家,兼任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学术同行评议专家、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评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行为、网络舆情与信息治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10余项纵向研究课题,并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潘祥辉,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0),华夏文化促进会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夏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中国媒介与社会等,研究具有较为强烈的跨学科色彩和本土色彩。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当代传播》《新闻记者》以及《传播与社会学刊》《新闻学研究》等大陆、香港及台湾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3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10余篇,出版有《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组织再造:媒介社会学的中国视角》以及《华夏传播新探—一种跨文化比较视角》等著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课题等多项。荣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辛杰,山东大学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大学中华文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商业伦理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比较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注册营销策划师。在《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中国软科学》、《经济管理》、《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预测》等学术期刊发表管理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6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3部,担任数家公司管理顾问。主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各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一项。荣获山东省社科奖三项,获美国SIOP最佳论文奖一项等多项荣誉。

董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语料库语言学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编委,多家SSCI、C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在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Lingua, Text & Talk, 《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语言学SSCI、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The Bloomsbury Handbook of Corpus Linguistics: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章节论文1篇。出版专著1部,注释丛书1部(商务印书馆),学术译著3部。主持和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

姜红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研究方法论、创新方法论、论证理论等。在Decision Support Systems、Scientometric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等SCI、SSCI收录期刊和《管理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中国科学基金》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科学发现的逻辑——从方法论到方法》。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它基金项目3项。在问题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创新理论用于解释创新的产生过程,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教育厅等机构的资助,被新华文摘数字版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多次全文转载。

徐新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经济与管理研究》等多家期刊匿名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金融、量化金融、家庭金融、金融发展。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市教委社科规划项目等7项课题,曾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高水平学术论文奖”“科研标兵”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