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科学研究活动,一般是由这样几部分组成的:确定选题-实施研究一整理发表,而整理发表的目的是为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开始新的、更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科研论文既是一项研究工作的结果,也是另一项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开始。(摘自《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著者:赵大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第1版)
国内统一刊号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国内出版的报刊按规定格式统一编定的登记代码,其结构形式为:CNXX-XXXX/YY,CN为国别代码,xx为地区号,XXXX为该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YY为学科分类符号,只有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报刊才被允许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摘自《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著者:赵大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第1版)
写作计划的第一要素就是:宣告你的研究主旨,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学术写作的天字第一号要件。 当你能够以简洁的文字,直截了当写下如下的句子:“本研究(或本章、本专论、本文、本报告)的目的是……”,那么你就可以确定自己对于研究的主旨已经了然于心。虽然这样的开场白堪称史上最无趣的写法,但是就我所知,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你顺利想出与写出研究的焦点,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外宣称及维持研究的方向。(摘自《质性研究写起来:沃尔科特给研究者的建议》,作者:哈利·F.沃尔科特,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问题意识实际上是一种负责任的批判意识。打个比方,这个瓶子里有三分之二的水,作为学者,我不会去解释为什么这里面有三分之二的水,我永远都是问为什么它不是满的,它可不可以是满的,怎样才能让它变满?这就是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只有去分析已经发生的危险和潜在的风险,才是保持长久健康之道,才能保证万一出现危机有应对的办法。(摘自《不发表,就出局》,作者:李连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
“文书编辑”是一种特殊的技巧,而且与真正的写作有区别。不过,编辑确实可以提升我们对于文字的掌握能力,而且这种技能也可以随着实务经验的积累而熟能生巧。在学术研究写作当中,有各式各样的编辑机会,每一个研究人员兼作者都应该善加利用。对于学术与专业写作而言,有一种方式特别适宜用来积累经验,那就是同侪之间对彼此论文的相互评论。我相信你可以体会到,编辑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活动:你伸出援手帮助别人编辑他们的文稿,同时你也可以期待别人投桃报李,协助你编辑你的文稿。(摘自《质性研究写起来:沃尔科特给研究者的建议》,作者:哈利·F.沃尔科特,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