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就是选题,选择什么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关键要素,也是首要要素,因为只有我们明确了写什么,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即怎么写,进而进入到论文框架的制定中。但如果我们连选题都没定好或者没定不出来,那论文也就没有去写的必要了。很多人之所以出现焦虑、拖延,主要还是卡在了“选题”这一问题上。(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主题、文献、方法与框架:论文写作的高效“四原则”》,专家:李浩然)
有的论文引言写得挺多(2000多字)且不分要点,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引言的目的就是要引出问题,比如,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的问题,现实当中它利用得就是不行,那我们用几句话或者一两段话把这个现实的问题说明白,之后再简要描述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此点出论文的主题就可以了。(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
多数人写论文的习惯是先立题目,后列提纲,再写正文。但是,也有先写摘要的,然后根据摘要再写正文。先写摘要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整体确定下来,照此论文的思路也就清晰了。而我则是先写正文后写摘要,最后把正文“缩写”提炼成摘要。至于摘要、正文哪个先写?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并无优劣之分。(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
个人觉得,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论文当中要体现出一种问题性,得先有问题的提出,然后才是解决方式。我们要注意把时间花费在修改框架上是比较合算的。论文的框架就好比我们盖房子,我们把整个的框架搭建好、地基打好,再在上面盖房子就会非常快。(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
设计论文大纲时,第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问题的提出”。如果我们的论文通过编辑的初步认可之后送外审了,但凡稍微负责任的外审专家,除了看标题之外还会多多少少看我们的论文内容。首当其冲的便是“问题的提出”,这是他们第一个关注的地方。如果我们“问题的提出”写得不好,矛盾性体现得不够明显,那外审专家就没有什么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可能我们的论文就被pass了。 “问题的提出”它是引领全文的逻辑,是引导作者思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多人会想“问题的提出”怎么会引导作者思路?比如说,我们现在根据自己的论文,好好把“问题的提出”想一想该怎么写,就会发现在写“问题的提出”的时候,我们的思路会越来越明确。同时,还要不断否定自己,通过这种方式来优化提纲。这样,我们整个论文才可能会做得很好,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做得好一点,后面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