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操作定义,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可测量的具体化的变量形式。这一过程就是概念操作化的过程。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化的概念或命题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和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的命题的过程。对于简单的概念,可以用较少的指标来测量;对于复杂的概念,则需要运用多个指标来测量。选择指标的标准是,使指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说明研究中所界定的“概念”的内涵。(摘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者:林聚任,刘玉安,泥安儒,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6月第2版)
在写作过程中肯定要参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参考文献,所以参考文献要标识出论文写作的主要思想和材料来源。另一个方面,它表现了作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表现了作者对学科前沿的把握程度,因此参考文献是一篇文章必不可少的部分。(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C刊编辑: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投稿技巧》专家:陈沛照)
学术观点的阐述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阶段,这个时候文献不一定出现得非常多,但是,需要旁征博引,也就是说需要用别的理论或者别的学者类似的见解来给我们提供佐证。这个时候更多地是我们一边写,一边去找合适的文献来帮助我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论文产出导向的外文文献检索与阅读策略》,专家:刘倩)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自由词是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如关键词“原子能”(其规范的主题词是“核能”)。(摘自《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著者:周新年,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大家可能会发现,如果我们的选题每年跟着指南走,命中的几率比不跟着指南走命中的几率要大很多。尤其像国家社科基金,建议大家跟着指南走。把我们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指南的题目很好地结合起来,跟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实际上,它是需要我们的研究为国、为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2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分享:选题“三问”、写作经验与投稿注意事项》,专家: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