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点就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长期关注于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并愿意花费时间去钻研,那么兴趣点才会慢慢培养起来。不可能说每一个人刚开始的时候,就对某一问题感兴趣,之后一直能研究下去,这种非常少。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长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某一兴趣点。所以说,要保持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
我们不仅要把问题聚焦到某一方面,而且我们把这个方面进一步扩大,把它的领域和范围扩大,进而使关注面广阔一点。比如说,研究社会组织是我们的一个兴趣点,那么我们可以把社会组织拓展到服务人才、服务资源、竞争、政社关系等方面,这样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相关的矛盾性就出来了。由此,论文的选题可能就逐渐地浮出水面了。(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
首先是我们的政策热点。将政策与专业的研究方向相结合。比如我是研究养老服务的,与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相结合,像四中全会提出来养老服务要居家和社区相结合,康养医养相融合等等,这些就可能是未来我们国家在相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或者养老服务模式构建的一个主要方向,那么就与我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还有一只方式就是研究热点问题,我们要关注一下中国期刊网上有关主题的研究。比如,登入中国知网,通过“高级搜索”搜素相关的主题,以“养老服务”为例,通过选取“发表年度”,点击“可视化”,能够让我们明确自己所研究的到底是不是研究热点。(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
创新性表现在视角创新上,比如《社会投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的逻辑与效用》这一标题,单就“辅助性就业”而言,此问题已经谈过很多了,但是它有一个好的“社会投资”视角,由此,用一个创新的视角把整个论文激活。创新性还表现在理论创新上,比如《当代乡贤:理论、实践与培育》,就此标题看,则是用理论进行的一种创新。另外,创新性还可以表现在研究方法或者模式创新上,比如《代际互助:“成功老化”的模式创新》这一标题,反映的是代际互助这样一种方式和“成功老化”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这就属于模式方面的创新。(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
前瞻性是说要注重研究问题的未来走势及发展方向。论文的选题是如此,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也是如此,因为国家社科给我们立项,不会去立一些已经研究过了的,更多的研究是说现存的问题在未来会发展到一种什么样的趋势,而我们在未来会做哪些准备。(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选题、布局与投稿:3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经验谈》,专家:曲绍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