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瞄准主流。瞄准主流的期刊,就艺术与设计学科而言,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主要有《装饰》《南艺学报》《艺术百家》等,多看核心期刊的文章,就会知道该领域当今研究的主流是什么。如果对自己要求更高,还可以看一下国际期刊SCI和SSCI,看看这些期刊上的文章如何。二、随时整理。对文献进行分类,在我们收集的文献中,文献综述部分肯定很多,且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因此,在做文献综述的时候,需要对文献及时整理,可借助一些管理类的软件进行辅助整理。三、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技巧,按照研究领域、研究门类给文献做分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做研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问题。假如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更能体现出针对性。做文献综述就像是在丛林之中开辟一个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指向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子的道路是最简短、最省事、最有效的。我们的头脑要时刻清醒,明确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研究。针对这方面,前人都做了哪些研究,目前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不足,我们又要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把这些弄清楚,文献综述做起来效率就会提高很多。(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艺术与设计学科研究生如何做好开题报告》,专家:刘老师)
很多作者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阶段,毕业论文都能写得出来,但是,摘要总写不好。这恰恰证明了摘要的重要性,就论文发表而言,甚至有时论文的摘要比正文还有用。除了论文题目以外,很多评审专家眼里盯得最紧的就是摘要,甚至很多学术名家都会提醒我们,一定要好好打磨文章的摘要部分,要把摘要写得非常细致,让人看了之后,仍有一种继续深入阅读论文正文的想法。一旦有了这种继续阅读的想法,那论文被录用的概率也就大幅提升。因为我们要吸引评审专家继续往下看,提供一些超预期的东西,而不是看过之后就丢在一旁。(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好论文诞生记:核心期刊论文的选题策划步骤与投稿发表攻略》,专家:孙老师)
在综述部分,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结合一个案例来看。读者在通读《设计遏制犯罪的概况综述与趋势研究》这篇论文的综述部分过后,得知该研究有关于“设计遏制犯罪”。此处,自变量为“设计”,由于研究“设计遏制犯罪”,故因变量为“犯罪”。按照“克雷斯威尔文献五步法”进行操作,第一步,进行序言写作,说明文献综述会做哪几个部分。第二步,撰写与“设计”相关的内容;第三步,撰写与“犯罪”相关的内容;第四步,要做关于“设计”和“犯罪”相关的、把自变量与因变量结合起来的文献综述。最后再在前文基础上做一个总结。对于做开题报告而言,这样的写法最有效,有利于作者将很多细节性的东西展现出来。(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艺术与设计学科研究生如何做好开题报告》,专家:刘老师)
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这个题目为例。首先,这个题目读来令人感觉像教材题目。其次,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有很多,作者一定要具体到“风险管理”领域中的某一个问题中来。题目只是泛泛谈及“风险管理”,范围太大,别说写成一篇期刊论文,写成硕、博论文甚至做成课题项目都可以。再次,题目字数过少,好论文的题目之所以字数多,是因为它不断增加约束性的词汇。约束性的词汇越增加,就会使研究对象越细微、越聚焦。这跟我们拿一个凸透镜,在阳光下让光线通过凸透镜照到火柴头上,可将火柴点燃是同一个原理。题目要聚焦,聚焦之后才能够“燃”起论文的“火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题目符合要求,我们才能写出一篇好论文。(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好论文诞生记:核心期刊论文的选题策划步骤与投稿发表攻略》,专家:孙老师)
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提出做文献综述的模型。他表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1.序言,即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2.综述主题一,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只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能够使关于自变量的文献与关于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3.综述主题二,融合了关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有多种因变量,但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重要的因变量。4.综述主题三,包含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学术文献,是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应相对短小,且囊括与计划研究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若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是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该主题相关的研究。5.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出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何要对该主题做更多研究。(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艺术与设计学科研究生如何做好开题报告》,专家: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