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前可以根据期刊的录用内容判断其收录标准,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期刊基本上会收录各种常规的管理学研究性文章(research paper),比如人力资源、组织行为、管理学发展、金融、商业伦理道德、市场营销等类别。这些文章都属于研究性文章,也即由推理、建模、讨论、得出结论构成的实证研究。但该期刊不收录综述性文章(Review Paper)以及学生发表的文章。如果是综述性文章,可转投它的姊妹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缩写为IJMR,中文名为《国际管理评论》。(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6本SSCI期刊用稿规律与投稿技巧分析》,专家:张老师)
如果要将学位论文拆分为期刊论文,不能简单粗暴地直接根据章节分。因为当前期刊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将博士论文的内容整章发表已经不可行,所以我们需要梳理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找到其中的漏洞作为作为期刊论文的选题。这些遗漏点包括章节之间的关系、关系间的漏洞等,它可以作为新的知识点来支撑一篇期刊论文。例如将博士论文拆分成多个期刊论文,我们就需要把博士论文章节之间的遗漏点找到,找到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关系,找到关系之间的漏洞,而这个遗漏点就可以成为期刊论文的选题。(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研究方向选择技巧与极简选题术:选题难的技术性分析与结构性重建》,专家:乌角先生)
很多人认为将多篇期刊论文简单组合就可得到一篇硕博学位论文,这其实是错误的看法,我们还需要加上期刊论文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在我们写完期刊论文后,需要找到这些论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行梳理总结,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因为当我们谈论论文间关系时,它就超越了每一篇具体的论文而成为一个新的知识点,这个新的知识点可以用来充实和完善学位论文。例如博士生已经发表了三篇期刊论文,但是学位论文还没写。这时可以思考第一个和第二个论文之间的关系,以此类推,通过梳理清楚论文之间的关系来找到新的知识点。(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研究方向选择技巧与极简选题术:选题难的技术性分析与结构性重建》,专家:乌角先生)
“开拓眼界”就是要放眼世界,把眼光看远一点,不能只盯着中国本土,放眼世界反而能够为中国带来帮助。我们不仅要把文章发在祖国大地,还要把声音传向世界,让国际能够听到。 “视角的错位发展”即当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时可以考虑不做这件事,当很多人都在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反过来验证,通过错位化视角来避免研究内容的趋同化,以实现研究的创新性。比如很多人都在做语言预测的时候就不要再做语言预测,很多人限制于理论研究时可以做一些实证研究。(摘自语言学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在线研修班《国际人文社科名刊发表策略》,专家:余红兵)
选题的“倒置路径”就是将常规路径的探索方向进行倒置,坚持“期刊论文是整个科研生涯的底层行动”,从期刊论文出发,划分了两个不同的导向-写作导向和研究导向。写作导向遵循“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课题项目”的顺序展开,而研究导向则是沿着“期刊论文-研究计划-研究方向”的顺序。据此,我们可以将课题、论文与研究方向、研究计划区分开来。“倒置路径”通过一个中心点和两个导向让选题变得更加简单可操作,在期刊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找到合适的选题,也解决了选题的前沿基础问题。(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研究方向选择技巧与极简选题术:选题难的技术性分析与结构性重建》,专家:乌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