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课题申请者在写“研究述评”的时候,只知道大篇幅地罗列别人的文献,比如说查到了几百篇文献,一一列出。其实这部分是不需全部列出的。专家在看的时候,其实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所在的研究领域,或者与我们的研究问题相关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进行梳理时,需要梳理出文献的观点。 一些专家在开展讲座的时候,可能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课题申请者的研究问题正好和专家从事的研究有重合,即便不是完全一致也是存在重合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题申请者没有梳理这一专家的论文或专著,专家可能就会觉得这个申请者梳理得不够全面,是不是把他给漏了。所以我们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要尽量把知名文献都整理出来,这其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音乐学科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在线研修班(阿坝师范学院)》,专家:姜霞)
“破题”既可以将课题价值呈现给自己,也可以呈现给评审人。这里面我们主要强调两点: 第一个是如何理解选题,这里的“理解”不是我们自己去理解,或者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去理解,还要让评审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选题。所以该问题的答案是,“针对选题进行破译,对题干中的关键词作出阐释,明确选题背景,增强对选题理解”。 第二个是选题意义的解读。“选题意义”就是“思考并阐述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告诉评审人选题缘由和意义所在,对选题进行解码”。如果我们借用编码解码理论来理解这一问题的话,这里的“破题”其实就是解码的过程。“破题”既能说服我们自己研究该课题,也能向评审解读该课题的价值。(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王秀伟)
我们在梳理文献的时候需要告诉专家,这一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但是我们的梳理和别人不一样,或者说,我们打算做的这个研究和别人的不一样。即便自己研究的东西被很多人都研究过了,我们还是可以从已有研究的知识架构上,包括其他领域中去吸取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在进行学术史梳理时,其实也可以尝试去梳理一些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别的学科的研究。看看别的学科都进行了哪些全面、系统、完整的研究,但是最终来看,还是要转到自己所要研究的具体学科上。所以在这个地方,可能就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借鉴别人的研究,来梳理出我们自己学科的东西。只有将已有研究呈现出来,才能判断自己研究的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被别人研究过了。(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音乐学科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在线研修班(阿坝师范学院)》,专家:姜霞)
一方面,选题本身基本决定了课题申请的方向,它是课题申报成功的前提。另一方面,评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课题的题目。所以,他们首先会去评估选题的价值。概括起来就是,选题对于课题申报书具有决定性作用。以《我国红色戏剧的知识库构建与国际化“双创”路径研究》为例,该选题的研究主题是“红色戏剧”,研究问题是“红色戏剧的知识库构建与国际化‘双创’路径”。从题目上可以看出,该课题的研究领域是艺术学下的戏剧与影视领域,研究方向是戏剧传承传播,研究方向总体比较明确。(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王秀伟)
除了课题选题以外,研究现状述评也非常重要。从近两年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要求来看,研究述评的写作难度越来越高,申请人需要了解自己目前所研究的问题,究竟发展到了哪一阶段。研究述评的价值,既在于它是研究问题的来源,也在于它是整个课题书展开写作前的一个基础性工作。 专家们在评审课题的时候,其实不一定非常熟悉我们的研究问题及具体的研究方向。他们可能只是我们所在某一较大领域的专家,但是对领域中的很多小方向不是特别熟悉,可能也不知道某一小方向到底在进行哪些研究,又有怎样的研究成果,所以他会去看我们的研究述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述评,来呈现出自己的研究问题究竟是怎么来的。(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音乐学科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在线研修班(阿坝师范学院)》,专家: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