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审稿人会首先在审稿意见中,对收到的这篇论文进行总结,比如写清该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以表明他没有看错论文,理解了你的研究究竟是做什么的。然后他会用几句话,去总体评价下这篇论文,比如研究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新的研究贡献,以及创新性的情况。审稿人一般会把这篇论文存在的大问题,放在审稿意见的前面来说,后面跟着一些其他的小问题。如果你论文中大问题特别多,而且是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的话,极有可能直接被退稿。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都是些小问题的话,那么这篇论文可能很快就会被发表。(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编辑教你写论文:论文刊发前后的注意事项》,专家:周国梅)
在填写数据表时需保持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需要扎扎实实地完成。比如,关键词明确要求不能超过三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学科分类要求填3个字符,你使用对照表查一下就可以。再比如,在填写封面上方的学科分类时,要注意填一级学科的名称,但是在申报书的数据表里,则要填写二级学科代码,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大家一定都要按照相关要求一条一条地核对。填写完成后、正式提交前,再花些时间把表格信息仔细核对一遍,这属于态度上的问题。(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优秀学员成功案例经验与分享:如何申报管理类国家社》,专家:周莉清)
第一点是硬性需求。对于我们高校教师而言,课题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其实就是评职称。你打算评什么职称,其实决定着你申报什么级别的课题,如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还是校级。而对于一些在职或者全职的研究生,其实也是需要有课题来“加持”的。 第二点是以课题来写论文。通过课题,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看到自己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当我们申报课题立项后,可以针对课题来写作论文,当然同时也是为了完成该课题。而课题结项后,这些已发表的相关论文也会成为你的研究基础。所以课题有了,论文也就有了。从科研角度来说,课题做起来是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时效性的。(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音乐学科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在线研修班(阿坝师范学院)》,专家:姜霞)
通常来说,国外期刊审稿人在进行评审时,首先要判断“是否与该期刊相关”。以心理学举例,专门研究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期刊,如果收到社会心理学的论文,除非该论文运用了实验来研究社会心理学,否则很难被该期刊录用。收到来稿后,专业性期刊的审稿人会先判断论文是否与该刊相关,研究问题是否重要,综合判断研究质量(包括研究设计是否合理、数据分析是否可靠),表达是否清晰(Quality of Writing,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写作风格是否合适,以及作者在文献综述时是否引用了相关的、合适的文献。(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编辑教你写论文:论文刊发前后的注意事项》,专家:周国梅)
虽说申报书的学术性和写作能力都很重要,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申报书的写作能力可能更重要一些。仅从“申报书的写作”这个概念来看,关键词肯定是“写作”。“写作”又是由什么来决定?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是“格局”。这里的“格局”指的是,我们对社会运行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对本研究领域核心观点的了解,以及自己的语言和逻辑能力。可能大家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只是没有把它发掘出来。另外,平时大家缺少一个机会,即让自己在一个高强度状态下进行写作的机会,也就是平时没有这么大的外界压力。这些其实都是慢功夫,需要不断去磨练。(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优秀学员成功案例经验与分享:如何申报管理类国家社》,专家:周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