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课题申报成功率的因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申请人的各种条件,如学校、学历、职称,等等。但是对于青年基金项目评审来说,其实不太看重前期成果,像申请人的各种条件如学校、职称等也都不是很看重,只要是博士学历就可以。它其实更注重的是个人写本子的能力,也就是制约课题申报成功率的第二个因素——课题申报书的写作质量。其实专家评审时,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课题本子,判断你的学术研究方向和你个人对于学术的态度,比如态度是否认真严谨、逻辑思维是否合理严密、写作是否规范,等等。(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张嫣格)
课题选题时要做到“知彼”,需要关注以下三点。第一,选题时应了解学术研究热点和政策最新动向,要去思考如何能够将自己的选题与热点关联起来。第二,关注相关课题指南导向。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关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从中找到选题依据。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课题选题的总体方向。第三,注意选题视角和研究可行性。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课题选题,这样才能避免选题创新性不足,发生撞车、落入窠臼等情况的出现。另外,我们还应考虑课题选题研究可行性的问题。比如,某一个课题选题对别人来说是可行的,对于我们不一定可行。(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王秀伟)
构造优质的论文引言需要把握三点。第一,确立一个有待深化的研究领域。大家需要确认该研究领域是重要的、关键的、有趣的,或者在已有研究中存在着一些短板或者不清晰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完全创新,这是不太可能的。第二,找到一个突破口。“突破口”即指出前人研究中的空白,并扩展已有的知识体系。这一点对于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抓住研究重点。引言需要讲清楚论文想研究什么,假设是什么,研究的成果会对未来的研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把这些问题一一交代清楚,读者才会有兴趣继续往下读。(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音乐学科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在线研修班(阿坝师范学院)》,专家:李嘉)
对课题选题来说,“知己”的“己”包括我们自己所处的城市,甚至所处的单位,这些都有可能构成我们的相对优势。在课题选题时,我们需要分析“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天时地利”是指我们现阶段所在的城市、单位,承接了哪些重要的战略任务。比如,有些地方是自贸区、自贸港、先行示范区等。这里面就有政策上的“天时”,同时也有“地利”的因素。所谓“人和”的优势,就是指我们自己所处的教研室、团队,具有哪些优势。所以,在课题选题时,我们除了结合自己的前期成果以外,还可以将自己所在教研室、团队的优势与课题选题相结合。(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王秀伟)
有的作者前期成果多一点,有的相对少一些。但是不管前期成果多还是少,在课题申报的时候我们都要将这些成果体现出来,比如,调研报告、自证报告等。如果没有前期成果,我们也可以考虑其他方面,比如实践调研的经历或者是相应的成果。即便该成果还未发表,我们也可以将其写上,这是被允许的。再如,针对某一课题,我们前期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从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包括数据、案例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选题的基础。(摘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列讲座《艺术学教育部项目申报书论证与撰写在线研修班(福建工程学院)》,专家:王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