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论文应当具备公共关怀
我们的论文要关注“自我”。对此,很多人不能理解,论文中“自我”,这不是主观的表达吗?而论文写作是要追求客观表达。此处所谓的“自我”与客观表达并不矛盾。比如,我们把论文投到期刊编辑部,这篇论文能够让编辑印象深刻。也就是说,我们的文章要能够做到文如其人,长此以往,可能编辑不用看名字,就知道文稿是谁写的。我们要有这种“自我”的特点,才能让编辑对我们的稿件产生好感。再形象地说,编辑能从论文中看到“人”,不要把稿子写得学术化到没有人的程度,这是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我们经常说,好论文一个很高的要求,就是具备公共关怀。我们之所以去关注“高校教师论文写作难”“线上与线下教学差异”“职业幸福感”等问题,正是因为它们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或职业的问题。以“线上教学”为例,几乎所有老师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所谓的“线上教学”,只是把线下的东西机械地搬到线上,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比如,怎样去控制线上课堂?如何保证线上教学效果?落实到实际中,如音、体、美教师怎样进行线上教学?弹钢琴、打篮球、画素描这些线上如何进行?有些老师说,只能上理论课。那上理论课能弹好钢琴、打好篮球、画好素描吗?得上多少节才能呈现一个好的效果?这就是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差异。现在,很多人都面临这个很现实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意识到,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选题也能发表。恰恰因为它是真问题,而且是一个行业性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所以理所当然,它好发表。(摘自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作为一种疗伤工具的论文写作》,专家:乌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