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为负面现象发声”进行设问导入?
“为负面现象发声”不是指,站在“负面”立场上声援负面观点,而是指针对已存在的负面现象,在研究背景中通过设问表达“还原事实真相”的写作意愿。具体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针对存在的质疑观点,从对方认可的“事实”出发,将对方的质疑纳入到研究背景的追问中;二是,针对不良后果表达自己的担忧,并追问不良后果“何以好转”。
比如,《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投资效应:发展效应还是债务陷阱》《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9期)。这篇论文的引言部分,作者先说国际社会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逐渐升温,但一些国家和智库在渲染“债务陷阱论”,对“一带一路”倡议持负面评价。针对这一情况,作者没有在研究背景中空洞地说“这是污蔑”,反而肯定了负面观点的一些事实,认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沿线国家大规模举债”,而且指出“处于‘债务陷阱论’的舆论旋涡中的对外投资项目几乎都是交通行业的投资”。之后,顺着这一领域的舆论争议,作者设问:“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投资到底产生了发展效应,还是债务陷阱?”最后,解释了厘清这一问题有何重要性。(摘自《论文开篇第一句的五种“设问”写法》,作者:刘小华,公众号科研写作研究所,2025年1月15日)